回轉窯爐的歷史形成和現狀
工業窯爐作為將物料或工件進行冶煉、焙燒、燒結、熔化、加熱等工序的熱工設備,工業爐窯中國早在商代就已經出現了較為完善的煉銅爐,其爐溫可達1200℃。在春秋時期,伴隨著提高爐溫技術的發展,在當時出現了鑄鐵。
1794年,世界上出現了熔煉鑄鐵的直筒形沖天爐。之后,在1864年,在西門子(英)的蓄熱式爐原理基礎之上,馬丁(法)建造了臺用氣體燃料加熱的煉鋼平爐。通過使空氣和煤氣在蓄熱室所進行的高溫預熱,他使爐溫達到了煉鋼所要求的1600℃以上的溫度。
到20世紀20年代,電能供應逐漸充足,開始使用各種電阻爐、電弧爐和有芯感應爐在工業上達到了的應用。與此同時機械化和自動化爐型的出現,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爐子生產率并改善了勞動條件。二十世紀50年代,無芯感應爐得到迅速發展。后來又出現了電子束爐,利用電子束來沖擊固態燃料,能強化表面加熱和熔化高熔點的材料。
目前,我國約有13萬臺工業爐窯,其中主要分布在冶金、建材、機械和化工等四個部分,約占爐窯總數的85%以上。年總能耗量為全國總能耗量的25%,燃料爐與電爐比例相當。燃燒方式較為原始,勞動強度大,環境污染,重燃耗高,爐子熱效率低,自動監測與控制手段差為我國工業爐窯現階段主要問題。
回轉窯爐的分類主要可根據、工藝特點、工作溫度、熱工操作特點、工作制度進行分類。在工業中常用爐窯主要有一下幾大類:熔煉爐、熔化爐、加熱爐、石化用爐、熱處理爐、燒結爐、化工作爐、燒成爐、燒成窯、干燥爐(窯)、熔煅燒爐(窯)、電弧爐、感應爐(高溫冶煉)、煉焦爐、焚燒爐、其他工業爐窯。
公司擁有高級工程師4人,工程師10人;固定資產850萬元,本著以人為本、誠信經營、務實創新的企業精神,專業生產三劑產品制備配套設備和裝置。大型回轉式干燥爐、回轉式焙燒爐、加熱方式有電加熱、火焰加熱、煤加熱等;控制系統有PLC控制和智能儀表控制。